四、管理體系類
1.組織應從哪些方面考慮識別與組織相關的活動、当前產品和服務的環境因素?
答:(1)組織的設施、過程、当前產品和服務;
(2)獲得的原材料;
(3)運行和制造過程,包括倉儲;
(4)設施及組織資產的運行和維護;
(5)供應方的環境績效和實踐;
(6)当前產品運輸和服務提供,包括包裝;
(7)当前產品貯存、使用和生命周期末端處理;
(8)廢物管理,包括再利用,再循環和處置。
2.識別環境因素因考慮哪種狀態?
答:正常:日常運行中環境影響持續存在,如設備正常運行時;
異常:日常活動中發生的非持續性環境影響,如空壓機限壓閥開啓時的噪聲;
合理預見的緊急情況: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如危險化學品泄漏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
3.識別環境因素因考慮哪種時態?
答:過去:以往遺留的環境問題;
現在:現場的、現有的汙染及環境問題;
將來:今後可能會發生的,主要考慮已列入計劃的。
4.環境因素評價有哪些方法?
答:環境因素評價方法可采用的是非判斷法、多因子打分法進行,評價人員可任意采取其中一種或兩種方法結合進行。
5.對于無法定量或者無法計量的生產過程,采取什麽方法評價?
答:采取定性分析的多因子打分法評價。對環境因素從影響範圍(A)、影響強度(B)、發生量(C)、發生頻率(D)、法規符合性(E)、社區關注度(F)等6個方面的因子進行評價。從評分分值表中取6項因子對應分值後,當A+B+C+D+E+F≥15;A或F=5;C+D≥8;出現之一可評價爲重要環境因素。
6.對于可以進行計量或定量分析的環境因素(如可計量管理的能源資源的消耗,可計量管理的汙染物的排放等)可使用什麽方法評價?
答:采取多因子打分法。對5項因子即:頻率因子(F)、標准因子(L)、範圍因子(S)、性質因子(Z)和能力因子(J)進行綜合評價(其中L、S、Z、J有哪一項內容就選擇哪一項,沒有的就不參與評價),從評分分值表中取5項因子對應分值後,評價出綜合因子K,K=F×(∑M/N),其中:M-代表L、S、Z、J ,N-參與選評的因子個數。對于K值大于15的環境因素就評價爲重要環境因素,或當L、S、Z、J有一項爲5時,即評爲重要環境因素。
7.是非法可從哪些方面判斷是否是重要環境因素?
答:凡屬于以下情況之一者就可以直接評價爲重要環境因素:
(1)違反國家或地方環境法律法規及標准要求的(如超標排放汙染物,水、電消耗指標偏高等);
(2)使用國家法規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質(如氟利昂、石棉和多氯聯苯,使用淘汰的工藝、設備等);
(3) 屬于國家規定的有毒有害廢物(如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共47類、醫療廢物等);
(4) 異常或緊急狀態下可能造成嚴重的環境影響(如化學品意外泄漏、火災、環保設備故障或人爲事故的排放);
(5)環保主管部門或組織的上級機構關注或要求控制的環境因素。
8.公司的環保方針是什麽?
答:遵規守法,綠色發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
9.什麽是清潔生產?
答:對生產過程、当前產品及服務采用汙染預防的戰略來減少汙染物的產生。是一種新的創造性思想,該思想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当前產品和服務中,以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
對生產過程,要求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減所有廢物的數量和毒性;
對当前產品,要求減少從原材料提煉到当前產品最終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響;
對服務,要求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和所提供的服務中。
10.什麽是清潔生產審核?
答:指按照一定程序,對生產和服務過程進行調查和診斷,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汙染重的原因,提出減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產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廢物產生的方案,進而選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算及符合環境保護的清潔生產方案的過程。
11.清潔生產審核程序?
答:審核准備、預審核、審核、實施方案的產生和篩選、方案的確定、方案實施、持續清潔生產。
12.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有什麽作用?
答:(1)通過工藝改造、設備更新、廢物回收利用等途徑,實現“節能、降耗、降汙、增效”;
(2)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組織的綜合效益;
(3)提高組織的管理水平,提高包括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操作工人在內的所有員工的管理意識、環境意識、經濟觀念、技術水平;
(4)有效改善操作工人的勞動環境和操作條件,減輕生產過程對員工健康的影響;
(5)爲組織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促進公衆對其当前產品的支持,提高組織的市場競爭力。
版權所有:遼甯省有色金屬學會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沈陽 京ICP證000000號
地址:沈陽市沈河區十三緯路58號中國有色大厦901室 郵編:110014 電話:024-22719623 傳真:024-22717674 E-mail:yskym@126.com SEO標簽導航